首页 >秀美泽库 >走进泽库

泽库概览

时间:2025-07-16 |浏览:105821

泽库系藏语译音,意为“山间盆地”。地处昆仑山系西倾山北麓,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南部。全县总面积6550平方公里,辖4镇3乡64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人口8.37万人,是青南牧区第三人口大县,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3%。泽库是闻名全国的石刻艺术之乡、藏族谚语之乡,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国牦牛藏羊调出大县,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的对口联点帮扶县。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牦牛全产业链典型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县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县域历史悠久。秦汉时期,泽库是羌人的驻牧地。东晋南北朝时期,鲜卑吐谷浑人统辖青海、甘肃部分地区,泽库成为第九代阿豺王属地。公元663年,吐蕃王朝击败吐谷浑政权,泽库纳入吐蕃领地。明初,泽库处于隆务囊索与蒙古土默特部控制范围,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清初,蒙古顾始汗五子伊勒都齐次子特硕克图进入黄河南部地区,泽库成为其居牧地。清代中后期,蒙古势力衰落南迁,泽库境内恢复隆务囊索独立管辖。1953年12月从同仁县析置泽库县,隶属黄南藏族自治州管辖。

气候条件恶劣。全县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4℃,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冬长夏短,春秋寒冷,牧草生长期仅15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437~512毫米,年日照时数2509~2639小时,刮风天气多,极易发生雪灾,是黄南州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环境最艰苦的地区。

区位相对优越。泽库是青南牧区14个县中距省会西宁最近的县,北依兰西,南望成渝,阿赛公路、西久公路穿境而过,处在西北地区连通西南大市场的战略通道上。张汶高速泽库段正在建设当中,黄南机场初步选址在麦秀镇,今后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生态地位重要。泽库地处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68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0%。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达87.62%,自然保护地面积3158.3平方公里,湿地面积433.34平方公里。境内有麦秀国家森林公园、泽曲国家湿地公园、措日更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和日国家沙漠公园等国家级公园4个。县内有大小河流57条,其中,泽曲河、隆务河、巴河属黄河一级支流。2022年,泽库县成功入选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物产较为丰富。境内珍贵野生动物主要有苏门羚、旱獭、水獭、猞猁、麝、雪鸡、金雕等96种;主要野生植物有冬虫夏草、雪莲、大黄、贝母、秦艽、蕨麻、蘑菇等200余种,特别是中藏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力支撑推动了全县藏医药事业发展,2022年泽库县被评为全国基层中藏药业发展先进县。境内有丰富的光热和风能资源,目前,已编制完成占地40万亩总装机1080万千瓦的牧光储一体化产业园区规划,远期投资达500亿元,有望打造青南牧区清洁能源开发新高地。

文旅资源独特。境内有寺院7座、宗教活动点16处,现有宗教教职人员1505人。和日石刻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式点心制作技艺、黑帐篷制作技艺、石灼羊肉、斯协(民间调解词)、龙藏神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日藏戏、龙藏神舞是黄南藏戏的重要组成部分,闻名遐迩的中华石书奇观—和日石经墙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和日生态旅游景区、幸福山人文生态景区均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日镇和日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泽库县成功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列,文旅融合发展前景广阔,致力于打造青南牧区全域旅游发展新高地。

特色产业崛起。农牧业是全县主导产业,拥有草场913万亩、耕地8.86万亩,存栏各类牲畜67万头(只),重点培育了泽库牦牛、泽库羊、乳制品、黑青稞、金菇、蕨麻、油菜籽、藏药等八大主导产业,先后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3个、有机农产品认证34个,地标产品认证5个。2021年,泽库羊入选全国畜禽十大优异种质资源名录,泽库县入选全国牦牛全产业链典型县,成功打造首个区域公用品牌—“泽优牧品”。创建全国首个以牦牛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农业现代产业园区,占地面积328.29万亩,现入驻各类企业26家,形成了“园区+企业+合作社+牧民”的联农带农模式。2022年,入选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中央财政今后四年将累计投入1.6亿元补助资金加大扶持力度,生态畜牧业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高地建设,入选全省辐射带动县名单。

预计,2025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5亿元,同比增长0.1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16.7元,同比增长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62.04万元,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5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收815万元,下降41.4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0.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支2497万元,增长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