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泽库要闻

【真情援建】村路弯弯心相牵—天津援建资金助力泽库县打通牧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1-08-26 |浏览:12335

“车终于可以开回家了!”这是2019年11月,郭泽多至夏宗果公路开通时,一个牧民亲口对天津援青干部、泽库县副县长赵岩所说的话,至今令他记忆犹新。确实,泽库县的乡村交通曾经是个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一些村路路况差,通车难,导致村与村之间虽然空间距离近,但时间距离长。

1.jpg

泽库县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南部,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500米以上,受海拔高度及地形的影响,冷季漫长而寒冷。对于相当一部分村路来说,暖季还好说,到了漫长的冷季,冰雪覆盖,通行不易。

2.jpg

3.jpg

“学生上学放学走路不易,牧民进城看病不易,畜牧产品运输不易。不但影响牧民的生活,也制约着牧区的经济。”提起过去泽库县的乡村交通,泽库县交通局副局长尕藏才让一直摇头,“这足足困扰了我们20年!”。行路难成为泽库牧区的贫困之源、民生之痛,牧民脱贫路上的拦路虎。路是牧区群众最强烈、最急切的盼望。

这也让天津援青指挥部的干部职工,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然而,牧民居住分散、村级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可施工时间短、施工条件恶劣、资金短缺......一系列现实问题就摆在眼前。如何破局?

条件再差,也难不倒天津援青干部,他们一面筹措资金,一面实地勘测,打响了修路攻坚战。一点一点排查,一段一段解决,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广袤的泽库牧区处处可见天津援青人忙碌的身影。

4.jpg

5.jpg

6.jpg

2016年以来,天津援青指挥部经充分调研,根据泽库实际,投入援建资金3144.5万元,开展实施“12路1桥”村村联通项目,疏通村路“毛细血管”,打通老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2020年年底,泽库县宁秀乡措夫顿公路竣工,宣布“12路1桥”全部完工。5年间以县道为依托,共新建村级道路176公里,使18个贫困村得到联通,村村联通路网基本形成,有效的改善了牧区贫困村交通条件,提高出行质量,节约出行时间,同时在促进沿线地区牧民的经济收入、货物流通,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和产业升级步伐等各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被老百姓称为“连心路”、“致富路”。2020年4月,泽库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8.jpg

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而奋斗者永不止步。“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具有指向性的话语,为天津援青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泽库县王家乡叶金木村通村砂路、泽曲镇夸日龙村公路、宁秀乡乎角日村至赛尔龙村公路三条村路工程又陆续开工,累计里程47.6公里,1704户6814人将直接受益。就在王家乡叶金木村通村砂路的施工现场,尕藏才让一脸笑容:“路是生活的根,经济发展的根,感谢天津人民的帮助,让泽库有了发展的基础。”

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通往胜利的道路,因顽强拼搏而铭心刻骨;实现梦想的征程,因奋发进取而荡气回肠。天津援青人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