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库县突出重点抓关键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畜牧业稳产保供
泽库县是一个以天然草原放牧为主的畜牧业县份,生态畜牧业是县域经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富民支柱产业之一,保障疫情背景下生态畜牧业稳定生产至关重要。泽库县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调研时提出的“四地建设”重大要求,全面落实省州工作部署,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尤其是县内出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以来,突出抓好生态畜牧业生产,全力确保疫情防控和农牧业生产两不误、双促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实利益不受损失。
战“疫”+稳产保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围绕“保耕地、稳粮食、种油菜、强青稞”总体目标,落实675万元开展4.5万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着力打造打造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县。一手防疫情,一手稳生产,一季度实现牲畜存栏53.49万头(只),能繁母畜33.4万头只,繁活仔畜31.7万头(只)。油菜、青稞、牧草种植面积8.86万亩,投入各类农机具0.12万台,较上年稳中略增。持续扩大37家牦牛藏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生态有机农畜产品供给能力,保障市场供应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战“疫”+产业扶持,助推产业提质增效。成功入选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全国牦牛全产业链典型县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辐射带动县,将连续四年获得每年4000万元中央资金补助,将在泽库以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累计争取落实1.5亿元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支持牦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万亩优质饲草基地、保障人畜饮水安全、促进牦牛乳制品和牛羊肉屠宰加工方面的农牧业产业项目25个,全力保障疫情背景下牛羊稳定生产,饲草需求保障,积极引导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战“疫”+主体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深入推广“拉格日”模式,以全县37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重点,启动各乡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资源整合工作,投资512.4万元全面提升5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养殖基地生产能力。巩固提升西卜沙乡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经营水平,全面启动巴滩管委会股份经济联合社建设,推动形成产业联合、联户抱团发展新模式。加大“泽优牧品”系列产品开发,成功研发西卜沙村集体联合社牦牛鲜奶、牦牛酸奶、牦牛乳酪、牦牛乳清、牦牛奶营养早餐等新产品8个,预计9月份全面投产销售。
战“疫”+技术保障,保障农牧生产安全。全面启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对接科技特派员20名,落实科技经费40万元,专项服务10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全面开展新型农牧民培训工作,一季度培训200人次。落实15万元的基层科普资金,成功打造1处群团协同化科普阵地和牦牛奶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气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农业生产天气、病虫害监测预测预警,及时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通过腾讯云平台召开工作研讨会,线上指导当前疫情防控和农牧业生产,详细讲解牛羊养殖、动物防疫、农作物种植技术,为群众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把好群众增产增收技术关,保证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农业生产顺利开展。
战“疫”+示范引领,汇集农村抗疫力量。疫情期间,各村生态有机畜牧业合作社和广大牧民积极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37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理事长带领社员,扮演着“宣传员”“消毒员”“守门员”角色,按照“每天一消毒、两天一清理”工作要求,集中开展合作社“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不断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切实做好牲畜殖场所隔离、清洁、消毒和疫病防范工作。并主动践行社会责任,全县37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共捐赠352973.66元防疫资金和价值35000元防疫物资支持抗疫,体现了众志成城、携手抗疫的责任和担当。
下一步,泽库县将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持续巩固战“疫”成果,慎终如始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紧紧围绕做大做强“泽库牦牛、泽库羊”特色畜禽产业,奋力推进草原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采取“企业+联合社+合作社+牧户”的形式,共建产业“联合体”,通过“强规划、强基地、强加工、强科技、强服务、强融合”,探索形成“粮改饲种养结合+粪污循环利用+产品精深加工+公共品牌+冷链仓储物流+连锁授权店+电子商务+产业文化创意”的绿色循环全产业链条发展模式,力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引领区。
主办:泽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总监:田国军
审核:鲍德乾
供稿人:杨文龙
责编:才让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