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泽库要闻

【工作动态】泽库县委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

时间:2023-05-19 |浏览:11850

5月18日,泽库县委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会上传达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州委以案促改动员部署会精神,解读了《泽库县关于贯彻落实省州委对6名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工作分工方案》,县直部门和乡镇两名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全面安排部署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工作,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反面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深刻反思,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县委书记王吉德出席会议并提出要求,县委副书记、县长尼玛才仁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我省6名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彰显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省委、州委第一时间召开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动员部署会,陈刚书记发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六问”;朱战民书记提出“四个经常性警醒自己”和“五个紧盯一个结合”要求,充分表明了省州委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案促改严抓严管的鲜明态度。县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坚决拥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决定,坚决拥护省委州委决定。

会议指出,我省6名领导干部在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培训期间违规聚餐饮酒,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归根到底是信仰缺失、精神缺钙的表现,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时刻牢记身份与职责,自觉遵守纪律规矩,珍惜政治荣誉,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立起来、严起来。要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此次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的重要意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主动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从身边案例中接受触动警醒,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真正做到治未病、防未然。


会议强调,要对照职责使命认真反思。一要反思“管党治党敢不敢一抓到底”,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经济上的清楚、法纪上的清白。二要反思“工作作风够不够扎实过硬”,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始终保持“我为泽库发展争朝夕”的情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认真履职尽责、积极献计出力,带领班子成员站稳脚跟、建功立业。三要反思“服务群众有没有尽心尽力”,要把群众的事当做天大的事,与牧民群众畅谈交流、同吃同住,积极热情接待,全力排忧解难,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四要反思“严以律己是不是有力有效”,党员干部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主动克制欲望、坚决抵制诱惑,善待手中的权利、珍惜手中的权利、用好手中的权利,时刻做到给欲望做减法、给思想做加法,在严以律己中提升修养,在工作一线中接受考验,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树立良好形象。

会议要求,要强化对党忠诚抓整治。整治工作要从政治站位、政治立场、政治视角来对待,树牢“不抓整治就是对党不忠诚的表现”理念,严格落实省州委要求,以忠诚之心锲而不舍抓好整改工作。要强化道德修养抓整治。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努力当好崇德、明德、立德、修德的模范,牢记“做官先做人”“为官先修德”信念,坚决守住做人、处事、交友的底线,坚决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自觉净化生活圈、交往圈,始终正心明道、怀德自重。要强化纪律约束抓整治。坚持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尊崇纪律、敬畏纪律、严守纪律,常态化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学习。要加强监督管理,全县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正确对待监督、坦然接受监督,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经常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主动养成在监督和约束下工作生活的习惯。要强化作风建设抓整治。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问题,特别是狠刹吃喝歪风,结合调查研究工作,扎实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老问题新表现的大排查,重点纠治解决态度不端正、标准不够高、抓工作浮在表面等问题。要严格选人用人标准,严把“五关”,明确“五重用五不用”“五个一律”选人用人规范,突出“三诚两不一做到”,坚决提拔实干、担当、干净的好干部。


会议要求,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县委常委会要带头坚决抓实抓牢整治工作,用制度机制补短板、堵漏洞。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把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深刻检视自身不足,统筹推进、勇于担当,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绷紧纪律之弦、落实应尽之责,坚决落实好推进好省州委安排部署,为推动全县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吾扎西、县政协主席华多加及在家的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会议。



主办:泽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总监制:鲍德乾

监制/审核:刚坚叶拉

责编:更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