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泽库要闻

泽库县“四项举措”深推“河长制”责任落实

时间:2017-09-13 |浏览:14982

为积极响应中央、省州“河长制”部署要求,强化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泽库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责机制、严格监督管理,狠抓水域治理,扎实推动“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生态泽库“更进一竿”。

敢于涉险滩,健全机制“有责必究”。健全制度保障,制定下发《泽库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目标、机制、措施等,实现责任落实落细落小,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河长制”向基层全方位延伸多层次覆盖,建立县、乡(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正副河长”,各村村委会主任亲任“河长制”管护员责任传导机制,以问责倒逼问题整改,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助推泽库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严格排查整治,针对泽库县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核心区,水系发达、河流纵横的实际,先期利用中央环保督查组督查契机,采取“自查自纠”“他查他纠”结合方式,重点就县域内乱倒乱扔垃圾、乱排乱放污水、河道旁乱搭乱建、山体主河床乱采乱挖等现象,实行河道巡查、严格监督管理,全力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湖生态功能。

善于吃螃蟹,生态景观“移风易俗”。走生态涵养发展路重在转变观念,因而想要彻底扭转以往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政绩观、发展观,就要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引导干部群众转变思想、标本兼治。倡导干部生态治县,牢牢把握党中央、省州生态机遇,把“合理生态布局”纳入县乡建设整体规划,着力依托泽曲河景观优势,沿岸新建休闲观光设施等,以生态河景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旅游;着力依托乡(村)水利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水旅游资源,新建滨河景堤、健身游步道等,以主打乡村公园、休闲基地“生态牌”,积极带动旅游沿线群众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绿色经济崛起。培育群众环保观念,积极生态保护宣传,组织各村民自觉进入所属河道治污治堵治淤,牢固树立“生态人人有责”意识,推动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勇于啃骨头,综合治理“多管齐下”。针对全县境内23条河流,其中19条属县域内流河,4条属跨县域外流河,鉴于河道流域广、监管难度大的实际,泽库县探索实行“签责任书、定目标、抓落实”方式,采取县政府县长分别与各乡镇党政负责人签订“河长制”责任书,层层严实工作责任,层层推进工作落实;定目标:截止2020年底境内重要水功能区、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达91%、90%、100%,水库水质赶超Ⅲ类,河道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河道健康保障体系、管理机制有序,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引导各级党政部门切实将生态河道治理纳入常规性工作,同心同德、同力同行,履行生态职责、狠抓河道治理,共建绿色家园。

乐于挑担子,各级联动“互利双赢”。为全面推进“河长制”,让每条河流都有“河长”,泽库县坚持“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原则,探索实行河道治理“捆绑制”,确保大小河道一应具有“河长”守护,采取泽库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负总责,县水务部门协同管,分别与各乡镇党委政府“捆绑联结”,以相互捆绑实现“双责联动”,强化监督治理,推进河道整治;坚持属地管理原则,针对水流域跨多个乡镇实际,实行各乡镇按流域分片包干,实行同一河道跨多乡镇“捆绑联结”,以“多责联动”激励干部挑担子,实现各乡镇互利共惠,凝聚合力狠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