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泽库要闻

泽库县坚持生态草原与饲草产业协同共进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时间:2025-07-07 |浏览:762

泽库县立足草原生态保护核心要义,锚定打造青南牧区饲草料生产贮运中心的目标,通过构建科学完备的三级饲草料储运模式、强化生态修复工程、推动饲草产业创新发展以及借助科技特派力量选育优质品种,实现了生态草原保护持续向好与饲草产业成效显著的“双赢”局面,为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同共进的特色发展之路。

构建三级储运模式,筑牢抗灾保畜防线。泽库县充分发挥青南区位优势,精心打造以县级饲草料储备基地为主体、乡级分中心为支点、合作社和牧户储草棚为补充的三级饲草料储运模式。一方面,依托合作社养殖基地、家庭牧场建设105处饲草料储备库,这些储备库如同一个个“粮食仓库”,分布在草原的各个角落,方便牧民就近存储和使用饲草料。另一方面,结合全县10.15万亩耕地,实现了饲草料的就近就地产草、储草、用草。这种本地化的生产存储模式,大大缩短了饲草料的运输距离,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提高了饲草料的新鲜度和质量。在实际运行中,该模式有效提升了全县抗灾防灾保畜能力。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如暴风雪、干旱等,充足的饲草料储备能够确保牲畜在恶劣环境下有足够的食物,切实保障了牲畜“粮食安全”,为草原畜牧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让牧民不再为“牲畜口粮”发愁。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泽库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大力实施人工种草、黑土滩治理、有害生物防控等生态修复工程。在人工种草方面,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草种进行种植,有效增加了草原植被覆盖度。黑土滩治理工程则针对草原退化严重的区域,通过客土、施肥、种草等措施,逐步恢复草原生态。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通过科学监测和精准防治,有效控制了草原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护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经过不懈努力,完成修复面积428.5万亩,草原生态承载能力持续增强,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落实制度政策,引导牧民科学养畜。为实现草畜平衡,泽库县严格执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原则,全面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监管措施,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同时,为了调动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的积极性,累计发放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资金3.6亿元,惠及牧户1.37万户。这些奖励资金不仅是对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的肯定和鼓励,也为牧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在政策的引导下,牧民逐渐转变了传统的养殖观念,开始科学养畜。目前,全县天然草场平均植被覆盖度达71.2%,天然草原可食牧草平均产量达262.96 公斤每亩,总载畜量稳定在142.88万只羊单位,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精准科学规划布局,建设饲草种植基地。泽库县编制完成《泽库县现代饲草产业发展规划》,为饲草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蓝图。根据规划,建成万亩饲草种植基地5个,为草原畜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饲草。同时,913万亩天然草场通过有机再认证,这不仅提升了草场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也为绿色养殖提供了优质饲草保障。通过合理规划,优化了饲草产业布局,提高了饲草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面推广先进技术,提升饲草生产效率。为提高饲草生产效率,泽库县大力推广高寒燕麦高产栽培技术及黑青稞、油菜和优良牧草种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牧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先进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应用。2025年优质燕麦种植面积达3.66万亩,预计产青干草3万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达98.5%,先进的机械设备在田间忙碌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饲草产业的竞争力,让饲草产业成为了牧民增收的新途径。

创新改进发展模式,缓解草原承载压力。面对草原承载压力较大的问题,泽库县创新推行“饲草飞地”“牧场飞地”模式。“饲草飞地”模式通过租赁临近地区“闲置”土地种植饲草,将饲草生产区域扩展到周边地区,增加了饲草的供应量。“牧场飞地”模式则开展异地放牧,合理利用其他地区的草原资源,缓解了本地草原的承载压力。这两种创新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不仅解决了本地草畜矛盾问题,还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为草原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借助科技特派力量,选育优质饲草品种。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泽库县科技特派团牧草产业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依托西部优质耕地,积极开展优良品种筛选和关键技术集成试验。科技特派团引进了饲用型青燕7号、青引4号、青引2号等20种燕麦品种,丰草型天祝豌豆、青建1号、77-A-49等15种豌豆品种。这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好等特点,为泽库县饲草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同时,开展饲用燕麦精量播种和“减氮不减产”燕麦高产关键栽培技术及不同品种燕麦和豌豆混播关键技术田间试验示范。通过科学的试验设计和严谨的数据分析,探寻适合泽库地区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模式。以优良种源为抓手、高产栽培技术为支撑、燕麦和豌豆混播为突破口,为饲草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让科技成为推动饲草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监制:鲍德乾

审核:李波

责编:格日多杰

来源:泽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