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秦增多杰带队到宁秀镇、麦秀镇、巴滩管委会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
10月21日至22日,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秦增多杰深入宁秀镇、麦秀镇、巴滩管委会,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衔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慎始如终抓好巩固衔接各项工作,坚决打赢打好过渡期收官战。
两天来,先后在麦秀镇哈藏村、塞龙村,宁秀镇仁宗村、宁秀村、智赛日村,巴滩管理委员会亚日齐村、尕叶合村、秀恰村,组织召开座谈会与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深入交流,随机入户走访察看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查阅相关工作台账与资料,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节点,要坚决扛牢政治责任,聚焦短板弱项,推动各项工作在村级层面具体化、具象化,务必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时间节点,做实工作基础,有条不紊推进巩固衔接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一要坚决筑牢防返贫底线,全面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要持续开展常态化排查,重点关注脱贫户、监测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确保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明确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加强部门间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动态掌握控辍保学、家庭医生签约、医保参保等情况,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家庭因学、因病返贫致贫。二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加强“三资”规范化管理。相关部门要担负起监管主责,加强指导乡镇、村组全面摸清集体资产底数,建立健全权属清晰、管理规范、运营高效的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监管平台对财务支出实时监控,从源头上杜绝“糊涂账”和“体外循环”。严肃查处侵占挪用、违规处置集体资产等行为,切实保障农牧民的集体财产权益。严格落实产业帮扶项目“四个一批”工作要求,切实用好用活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积极探索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产的有效路径,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三要做实做细动态监测帮扶,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越到收官阶段,越要绷紧弦,要进一步优化监测范围和标准,不仅要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也要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的“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纳入监测范围。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决杜绝数据失真、信息滞后等问题,确保每一条数据都真实可靠。四要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夯实农业农村投资基础。要把群众增收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大力发展能够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牧户建立稳定的订单、分红、务工等合作关系,让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抓好农牧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用好各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把好政策兑现关和项目建设关,确保资金拨付及时到位、项目管理规范高效,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形成有效资产,发挥长期效益。乡镇和部门要加强对接,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围绕补齐农牧区基础设施短板、全面保障民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谋划和储备一批高质量项目,为乡村振兴积蓄强大后劲。五是要多措并举建设和美乡村,筑牢生态宜居发展根基。要进一步全面复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整治成效,推动人居环境建设从“阶段性改善”迈向“长效化提质”,打破“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要培育群众主体意识,落实好村民责任制,利用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的环境责任,将“门前三包”“垃圾分类” 等要求纳入奖惩机制,推动村民从“要我整治”转变为“我要整治”。
调研中,实地查看了麦秀镇城市排水防涝和西部活畜交易市场、西部建材市场等项目,秦增多杰指出, 各村要精准找准定位,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同时积极借助外力,协同推进产业与民生建设。要优化施工组织、倒排施工工期,严格项目质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要加速项目盘活,建立跨部门联动招商机制,打破管辖权壁垒,形成招商合力。加大西部建材市场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商户入驻意愿,快速形成市场规模效应,推动西部建材市场投入运营。要做好牛羊出栏服务工作,抓紧落实出栏补贴政策,引导群众有序出栏售卖,确保牛羊卖得出、价格好,群众增收有保障。
调研期间,秦增多杰还走进部分脱贫户和监测户家中,与他们亲切交谈,细致询问其产业发展、家庭收入、生活就业等情况。现场叮嘱乡(镇)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要动态跟踪脱贫户、监测户的需求,进一步强化就业帮扶、产业带动和政策保障,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才让三智一同调研。
监制:鲍德乾
审核:赵积英
责编:格日多杰
来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