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泽库要闻

泽库县易地扶贫搬迁 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

时间:2019-05-26 |浏览:12458

泽库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部署,结合县情实际,研究制定了泽库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采取整体搬迁集中安置方式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总投资10.74亿元,共建设搬迁安置点38处、搬迁安置牧户4394户16832人,其中建档立卡易地搬迁贫困户3999户15159人搬迁群众占到全县贫困户的87%、贫困人口的94%,成为青海省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的县,占全省总量的十分之一。

一是从“动员搬”到“主动搬”。在前期精准识别基础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通过群众申请、村民大会评议、村“两委”推荐、乡镇审核、县级审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群众再次甄别核查、做到“两公示一公告”。共确定搬迁户4394户168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999户15159人,同步搬迁非建档立卡贫困户395户1673人。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充分调动群众搬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最初的政府“动员搬”转变为群众“主动搬”。

二是从“基础薄弱”到“设施完备”。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按照“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网络信号)”、“四有(有卫生室、有学校、有文化活动广场、有综合服务中心)”的要求,在全县38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区)投资5亿元,实施了水、电、路、迅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室、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实行社会保障兜底政策,强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健康扶贫工程,完善学生助学政策,共发放社会保障金1.41亿元,报销医疗费用5843.73万元,落实学生各类补助资金2.24亿元,实现了搬迁户“稳得住”的目标。

三是从“产业单一”到“稳定致富”。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推广应用“以草定畜”和牲畜折价入股组建合作社,牲畜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牛羊统一销售,用工按劳取酬和收益按股分配的“拉格日”模式,实施以生态有机畜牧业为主线、产业孵化园为平台、半舍饲高效养殖为抓手、村级经济组织经营为支点的产业脱贫工程,通过建立基地培育“新牧民”、扩大就业培育“新工人”、依托产业培育“小老板”、盘活资产培育“小股东”的“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经营方式,努力推动贫困人口一、二、三产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使全县3999户15159名贫困人口收益,受益资金达26989.9万元。实现了搬迁贫困人口“能致富”的目标。

为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制定了易地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方案,对各乡镇安置点实行属地化管理,对县城安置点实行社区化管理,对安置点统一冠名,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组建联合党支部或新建党支部,持续抓好了后续管理服务。